茅山道中

溪树重重水乱流,马嘶残雨晚程秋。

门前便是仙山路,目送归云不得游。

作者简介(赵嘏)

赵嘏

赵嘏 , 字承佑, 楚州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人, 约生于宪宗元和元年(806). 年轻时四处游历, 大和七年预省试进士下第, 留寓长安多年, 出入豪门以干功名, 其间似曾远去岭表当了几年幕府。 后回江东, 家于润州(今镇江). 会昌四年进士及第, 一年后东归。 会昌末或大中初复往长安, 入仕为渭南尉。 约宣宗大中六、七年(852、853)卒于任上。 存诗二百多首, 其中七律、七绝最多且较出色。

茅山道中

茅山道中

溪树重重水乱流,

马嘶残雨晚程秋。

门前便是仙山路,

目送归云不得游。

译文:

茅山道中,

溪水从茂密的树林中流淌,

马嘶声穿过残雨,

暮秋的旅途已晚。

眼前的门前就是通往仙山的路,

目送着遥远的白云回归,

心怀羡慕却不能畅游其中。

诗意:

这首诗以茅山为背景,描绘了一幅秋天的山间景色。溪水沿着茂密的树林流淌,落在秋雨中的道路上,带着沉郁的气息。夜色渐深,行进的旅人倦怠,马嘶声回荡在寂静的空气中。诗人目送着天空中的白云,表达了对仙山的向往和羡慕之情,但又因为种种原因无法亲身踏上仙山。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山间的景色和诗人的情感。通过溪水、树林、马嘶声等形象描写,给人以清新、萧瑟的感觉。诗人通过“门前便是仙山路”,表达了自己对仙山的向往和渴望,但又以“目送归云不得游”表现了无奈和遗憾之情。整首诗充满了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远方仙境的憧憬,给人以思索和遐想的空间。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不得目送便是归云乱流重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