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舍小山三首

烂石有佳色,禅房叠更幽,九疑峰不断,十字水长流。

枕簟日逃署,轩窗时卧游。

吾衰更何往,只此对汤休。

作者简介(晁冲之)

晁冲之,宋代江西派诗人。生卒年不详。字叔用,早年字用道。济州巨野(今属山东)人。晁氏是北宋名门、文学世家。晁冲之的堂兄晁补之、晁说之、晁祯之都是当时有名的文学家。早年师从陈师道。绍圣(1094~1097)初,党争剧烈,兄弟辈多人遭谪贬放逐,他便在阳翟(今河南禹县)具茨山隐居,自号具茨。十多年后回到汴京,当权者欲加任用,拒不接受。终生不恋功名,授承务郎。他同吕本中为知交,来往密切。其子晁公武是《郡斋读书志》的作者。

僧舍小山三首

《僧舍小山三首》是晁冲之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烂石有佳色,

禅房叠更幽,

九疑峰不断,

十字水长流。

枕簟日逃署,

轩窗时卧游。

吾衰更何往,

只此对汤休。

中文译文:

破碎的石头散发美丽的色彩,

禅房叠叠更加幽静,

九疑峰不断起伏,

十字水长流不息。

躺在席榻上,日光避开了官署的纷扰,

坐在轩窗前,时刻享受自由漫游。

我已年老衰弱,还有何处可去,

只愿在这里与汤水相伴安静消遣。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晁冲之在僧舍小山中的景色和心境。诗人首先描述了破碎的石头所散发出的美丽色彩,表现了自然界的景色之美。接着,他描述了禅房的幽静和安详,展现了僧舍的宁静氛围。九疑峰的起伏和十字水的流淌则象征了时间的流转和世事的变迁。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表达了自己对逃离尘嚣的向往。他在席榻上躺下,逃离了纷扰喧嚣的官署,坐在轩窗前,随心所欲地漫游思考。他感叹自己年老衰弱,不再追求什么,只希望与自然相伴,与汤水(指茶水)相对,以平静安逸的心境度过时光。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宁静的向往,呈现了一种禅意的境界。通过对僧舍小山的描绘,诗人展示了自己追求宁静与自由的心境,同时也传达了一种对人生的领悟和对物质欲望的超越。这首诗意境深远,给人以宁静和思考的空间,体现了宋代文人追求心灵自由和超脱尘世的思想倾向。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僧舍小山三首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禅房不断佳色十字轩窗水长流卧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