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群公秋登琴台

古迹使人感,琴台空寂寥。

静然顾遗尘,千载如昨朝。

临眺自兹始,群贤久相邀。

德与形神高,孰知天地遥。

四时何倏忽,六月鸣秋蜩。

万象归白帝,平川横赤霄。

犹是对夏伏,几时有凉飙。

燕雀满檐楹,鸿鹄抟扶摇。

物性各自得,我心在渔樵。

兀然还复醉,尚握尊中瓢。

作者简介(高适)

高适

高适是我国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世称“高常侍”。 作品收录于《高常侍集》。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其诗作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

同群公秋登琴台

《同群公秋登琴台》是唐代文人高适创作的一首诗。诗意描绘了登上琴台的场景,以及作者内心深处对历史文化的敬畏和对时光流转的感叹。

译文如下:

古迹使人感,琴台空寂寥。

感叹这古迹之伟大,琴台之空旷。

静然顾遗尘,千载如昨朝。

思考着过去的风尘,山上的历史像是昨日。

临眺自兹始,群贤久相邀。

从此开始观望,群贤相聚已久。

德与形神高,孰知天地遥。

品德和气质高尚,谁可知天地之遥远。

四时何倏忽,六月鸣秋蜩。

四季如此短暂,六月里有秋天的蜩鸣。

万象归白帝,平川横赤霄。

一切事物归于白帝,平原横跨红霞。

犹是对夏伏,几时有凉飙。

还有夏天的酷热,何时才会有凉风吹来。

燕雀满檐楹,鸿鹄抟扶摇。

燕雀在屋檐上飞啊飞,大鹏鸟在高空翱翔。

物性各自得,我心在渔樵。

万物各自有所追求,我却悠然自得。

兀然还复醉,尚握尊中瓢。

我仍然陶醉其中,手握酒杯畅饮不愿离去。

这首诗以琴台为背景,通过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的交织,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敬畏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诗中描绘的琴台空旷静寂,引发了作者对过去历史的思考与回顾。他感叹人生短暂,四季易逝,同时也抒发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以及对自身心境的平静和满足。整首诗以古迹、自然景色为线索,通过描写寂静的琴台和流转的时光,传达出作者对生命和历史的深刻思考和情感表达。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寂寥相邀临眺兹始形神古迹人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