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庭诗

杖乡从物外。

养学事闲郊。

郊愁方汗简。

无遇始观爻。

谷寒已吹律。

檐空更剪茆。

樵隐恒同路。

人禽或对巢。

水蒲开晚结。

风竹解寒苞。

古槐时变火。

枯枫乍落胶。

倒屣迎悬榻。

停琴听解嘲。

香螺酌美酒。

枯蚌藉兰殽。

飞鱼时触钓。

翳雉屡悬庖。

但使相知厚。

当能来结交。

作者简介(庾信)

庾信

庾信(513—581)字子山,小字兰成,北周时期人。南阳新野(今属河南)人。他以聪颖的资质,在梁这个南朝文学的全盛时代积累了很高的文学素养,又来到北方,以其沉痛的生活经历丰富了创作的内容,并多少接受了北方文化的某些因素,从而形成自己的独特面貌。

园庭诗

《园庭诗》是南北朝时期庾信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在园庭中的闲适生活和对自然景物的观察,同时也表达了希望与志同道合的人结交的情感。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杖乡从物外。

拄着拐杖离开尘世。

养学事闲郊。

专心养性,事务闲暇无事,居住在乡郊之间。

郊愁方汗简。

郊外的忧愁使人心神不宁。

无遇始观爻。

没有契机,才开始观察卜卦的变化。

谷寒已吹律。

谷地的寒冷已经吹响了乐律。

檐空更剪茆。

屋檐下空空荡荡,再次修剪茅草。

樵隐恒同路。

隐居的樵夫常常出现在同一条路上。

人禽或对巢。

有时人与禽鸟对它们的巢穴进行交谈。

水蒲开晚结。

水中的芦苇在傍晚绽放。

风竹解寒苞。

风中的竹子使寒冷的花苞散开。

古槐时变火。

古老的槐树时而像火焰一样变幻。

枯枫乍落胶。

枯萎的枫树突然落下胶汁。

倒屣迎悬榻。

脱下鞋子迎接悬榻。

停琴听解嘲。

停止弹琴,倾听嘲笑声。

香螺酌美酒。

用香螺杯酌美酒。

枯蚌藉兰殽。

用枯萎的蚌壳盛放兰花。

飞鱼时触钓。

飞翔的鱼有时会被钓住。

翳雉屡悬庖。

暗淡的雉鸟经常被悬挂在庖厨之间。

但使相知厚。

只希望与志同道合的人结交。

当能来结交。

期待他们能够前来结交。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在园庭中的生活和对自然景物的观察,展现了一种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通过描写四季变化、自然现象和人与自然的互动,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际关系的向往。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富有韵律的语言,使整首诗词充满了诗意和韵律之美。

这首诗词的赏析主要在于其简洁而富有意境的描写,以及对自然和人情的抒发。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致观察和对人际关系的思考,诗人表达了对宁静生活和真挚友谊的向往。整首诗词以自然景物为载体,通过描摹细微之处展示了作者的感悟和审美情趣,给人以深思和想象的空间。同时,诗中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和韵律的呼应,使整首诗词具有音韵的美感。这首诗词的意境清新,字里行间透露着一种宁静、淡泊的生活态度,让人感受到自然与人情的和谐共融。

总的来说,庾信的《园庭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对宁静生活和真挚友谊的向往,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际关系的重视。诗中的意象丰富多样,语言简练而富有节奏感,给人以愉悦的阅读体验。这首诗词展现了南北朝时期文人的审美情趣和对自然的感悟,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园庭诗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学事闲郊无遇始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