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愁可解·光景百年

光景百年,看便一世。

生来不识愁味。

问愁何处来,更开解个甚底。

万事从来风过耳。

何用不著心里。

你唤做、展却眉头,便是达者,也则恐未。

此理。

本不通言,何曾道、欢游胜如名利。

道即浑是错,不道如何即是。

这里元无我与你。

甚唤做、物情之外。

若须待醉了、方开解时,问无酒、怎生醉。

作者简介(陈慥)

陈慥

陈慥(生卒年不详),字季常,北宋眉州(今四川青神)人,一说永嘉(浙江今县)人,陈希亮第四子。居于黄州(今湖北黄冈市黄州区)之歧亭,常信佛,饱参禅学,自称龙丘先生,又曰方山子,与苏东坡是好友,常与苏轼论兵及古今成败,喜好宾客,蓄纳声妓。

无愁可解·光景百年

《无愁可解·光景百年》是宋代诗人陈慥的作品。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光景百年,看便一世。

生来不识愁味。

问愁何处来,更开解个甚底。

万事从来风过耳。

何用不著心里。

你唤做、展却眉头,便是达者,也则恐未。

此理。本不通言,何曾道、欢游胜如名利。

道即浑是错,不道如何即是。

这里元无我与你。

甚唤做、物情之外。

若须待醉了、方开解时,问无酒、怎生醉。

译文:

百年光景,看起来只是一辈子。

生来就不懂得忧愁的滋味。

问忧愁从何而来,更深入解开它的底细。

所有事情都像风一样经过耳边。

何必在心中留存。

你说要展开眉头,那就是达者,但可能尚未完全明白。

这个道理,本来无法用言语传达,何曾说过,欢乐游玩胜过名利。

道路本身就是迷失的,不迷失又如何。

在这里,没有我和你的区别。

唤作物外的情感。

如果必须等到醉了,才能开解,那问无酒,怎么能醉呢。

诗意和赏析:

《无愁可解·光景百年》这首诗词表达了一种超越世俗名利的心境和解脱。诗中作者表示,他一生都没有真正体验过忧愁的滋味,对于忧愁的本质也没有深入的理解。他认为人世间的一切事物都是瞬息即逝的,不值得在心中过多纠结。他呼吁人们能够放松展开眉头,这样才能算是达到一种境界,但他也承认自己可能尚未完全明白其中的道理。

诗中表达了一种超脱于世俗名利的态度,认为欢乐游玩并不能比得上内心的宁静与解脱。作者对于人生的道路持怀疑态度,认为道路本身就是迷失的,而不迷失又如何能够领悟到真谛。

最后几句表达了作者超越自我的境界,认为在这个境界中,没有个人的分别,唤作物外的情感。他认为只有在醉酒之后才能真正开悟,但如果没有酒,怎么能够醉心于其中呢。

整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忧愁和解脱的思考和感悟,展示了一种超然于尘世的境界和对于人生意义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无愁可解·光景百年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光景不识万事一世开解甚底风过耳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