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寄隐者

归舟不计程,江月屡亏盈。

霭霭沧波路,悠悠离别情。

蒹葭连水国,鼙鼓近梁城。

却忆沿江叟,汀洲春草生。

作者简介(武元衡)

武元衡(758―815),唐代诗人、政治家,字伯苍。缑氏(今河南偃师东南)人。武则天曾侄孙。建中四年,登进士第,累辟使府,至监察御史,后改华原县令。德宗知其才,召授比部员外郎。岁内,三迁至右司郎中,寻擢御史中丞。顺宗立,罢为右庶子。宪宗即位,复前官,进户部侍郎。元和二年,拜门下侍郎平章事,寻出为剑南节度使。元和八年,征还秉政,早朝被平卢节度使李师道遣刺客刺死。赠司徒,谥忠愍。《临淮集》十卷,今编诗二卷。

江上寄隐者

《江上寄隐者》是唐代诗人武元衡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表达了离别之情和对美好的回忆,通过描绘江上的景色,表达作者的思念之情。

中文译文:

乘舟归来不计路程,江月次第盈亏。

浩渺的波涛路径上,漫长的离别之情。

蒹葭连着水国,鼙鼓近梁城。

想起沿江老人,汀洲上的春草繁茂。

诗意:

这首诗词寓情于景,以江上的景色为背景,表达了作者离别之情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描写江月盈亏变化不定,寓意着离别之情的徘徊和无法预知的归期。对于作者而言,离别之情如同江水的波澜,起伏不定。同时,作者也回忆起汀洲春草茂盛的美景,表达了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赏析:

《江上寄隐者》以才情典雅、意境深远而著称。通过对江上景色的描绘,诗人将自己的离别之情与自然景色相融合,表达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整首诗以清新的词藻和流畅的韵律展现了作者的感情。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江月屡亏盈”描绘了江月的变化,暗示了离别之情的起伏。同时,通过“蒹葭连水国,鼙鼓近梁城”的描写,使诗中的离别之情更加具体而真实。

总之,《江上寄隐者》通过对江上景色的描绘,表达了离别之情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诗意深刻而真实,展现了唐代诗人的才华和情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春草离别蒹葭归舟水国霭霭不计鼙鼓亏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