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絮

寒勒花迟却速残,暖将絮过忽吹还。

雪翻霁日光风急,球衮回廊曲榭闲。

万里云天皆去处,群飞踪迹恣中间。

道渠催得春阑著,春不缘渠独不阑。

作者简介(杨万里)

杨万里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男,汉族。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南宋杰出诗人,与尤袤、范成大、陆游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南宋四大家”。

柳絮

《柳絮》是宋代诗人杨万里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寒勒花迟却速残,

冷风吹散了花瓣,却加速了柳絮的凋零,

暖将絮过忽吹还。

温暖的春风吹过,柳絮瞬间飘散,又被风吹回来。

雪翻霁日光风急,

雪花在晴朗的阳光下翻滚,风势急促,

球衮回廊曲榭闲。

园中的球衣回廊和曲榭静谧宁静。

万里云天皆去处,

千里万里的云天都是去处,

群飞踪迹恣中间。

成群的鸟儿在其中自由自在地飞翔。

道渠催得春阑著,

灌溉渠道催促着春天的到来,

春不缘渠独不阑。

春天却不仅仅因为渠道而来。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描绘春天的景象为主题,通过描述寒冷的冬天过渡到温暖的春天的过程,表达了自然界的变化和生命的蓬勃。诗人以柳絮为象征,通过柳絮的凋零和飘散,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诗中的雪花、阳光和风,以及园中的球衣回廊和曲榭,营造出一个宁静而美丽的春天景象。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观,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和渴望。

诗中的“万里云天皆去处”和“群飞踪迹恣中间”表达了自然界的广阔和自由,与人类的短暂相对比。诗人通过这种对比,表达了对自然界的敬畏和对生命的思考。

最后两句“道渠催得春阑著,春不缘渠独不阑”表达了春天的到来不仅仅依赖于渠道的灌溉,而是自然界的力量和规律。诗人通过这种表达,强调了自然界的伟大和人类对自然的依赖。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对比人类与自然的关系,表达了对春天的向往和对生命的思考,展示了杨万里细腻的情感和对自然的热爱。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柳絮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踪迹去处回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