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林子(三首)

羽箭插腰间,骍弓臂上弯。

自来从日驭,常得近天颜。

借问归何晚,长杨射猎还。

¤

作者简介(徐有贞)

徐有贞(1407~1472)初名珵(chéng),字元玉,号天全,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祝允明外祖父。宣德八年进士,授翰林编修。因谋划英宗复位,封武功伯兼华盖殿大学士,掌文渊阁事。后诬告杀害于谦、王文等,独揽大权。因与石亨、曹吉祥相恶,出任广东参政。后为石亨等诬陷,诏徙金齿(今云南保山)为民。亨败,得放归。成化初,复官无望,遂浪迹山水间。书法古雅雄健,山水清劲不凡,撰有《武功集》。

羽林子(三首)

诗词:《羽林子(三首)》

朝代:明代

作者:徐有贞

羽箭插腰间,

骍弓臂上弯。

自来从日驭,

常得近天颜。

借问归何晚,

长杨射猎还。

中文译文:

羽箭插在腰间,

弯曲的骍弓在臂上。

自古以来,我从事射日之差使,

经常能亲近皇天的面容。

请问归程何时结束,

长杨树下进行狩猎归来。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徐有贞创作的《羽林子(三首)》中的一首。整首诗描绘了一个羽林子(古代帝王的侍卫)的形象和生活情景。

诗的前两句描述了羽林子插着羽箭,弯曲的骍弓搁在腰间和臂上,展现了他们作为侍卫的威武形象。羽箭和骍弓是古代战争中常用的武器,插腰间和臂上表明他们随时准备战斗。

接下来的两句表达了羽林子的职责和荣耀。他们自古以来一直从事着射日之差使,这意味着他们是天子的近卫,负责保护天子的安全。常得近天颜表示他们经常能亲近皇天的面容,也就是与皇帝接触,享受皇帝的信任和青睐。

最后两句是对归程的疑问和期待。诗人问羽林子何时归来,长杨树下射猎归来,表现了他对羽林子的归程和狩猎归来的关切和期待。

整首诗通过描述羽林子的形象和职责,展现了他们威武的形象和受到皇帝崇敬的荣耀地位。同时,诗中也流露出诗人对羽林子的关切和对他们归程的期待,体现了对忠诚卫士的赞美和敬意。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羽林子(三首)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借问腰间天颜弓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