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画(二首)

山路只通樵客,江村半是渔家。

秋水矶边落雁,夕阳影里飞鸦。

作者简介(徐有贞)

徐有贞(1407~1472)初名珵(chéng),字元玉,号天全,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祝允明外祖父。宣德八年进士,授翰林编修。因谋划英宗复位,封武功伯兼华盖殿大学士,掌文渊阁事。后诬告杀害于谦、王文等,独揽大权。因与石亨、曹吉祥相恶,出任广东参政。后为石亨等诬陷,诏徙金齿(今云南保山)为民。亨败,得放归。成化初,复官无望,遂浪迹山水间。书法古雅雄健,山水清劲不凡,撰有《武功集》。

题画(二首)

《题画(二首)》是明代徐有贞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山路只通樵客,

江村半是渔家。

秋水矶边落雁,

夕阳影里飞鸦。

译文:

山路只有樵夫走过,

江村中有一半是渔家。

秋天的水边雁儿飞落,

夕阳的余辉中乌鸦飞翔。

诗意: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山路、江村和自然景物,表达了明代人对宁静、自然和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诗人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勾勒出了山林中樵夫的孤独与勤劳,江村渔家的宁静与幸福。诗中提到的秋天的水边雁儿飞落和夕阳余辉中的乌鸦飞翔,增添了一种季节感和自然之美,使整首诗词更加生动。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明代人对山水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首句“山路只通樵客,江村半是渔家”,通过对山路和江村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宁静的乡村生活的喜爱。诗中的山路和江村成为作者诗意的象征,樵夫和渔家代表了勤劳和宁静的生活态度。

接下来的两句“秋水矶边落雁,夕阳影里飞鸦”,通过描绘秋天的景物,增添了诗词的季节感。秋天的水边,雁儿飞落,夕阳的余辉中飞翔的乌鸦,给人以丰富的视觉感受,使整首诗词更加生动有趣。

该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宁静、自然和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劳动和平静生活的赞美。整首诗词意境清新,情感真挚,给人以宁静、舒适的感受,使人愿意远离纷扰,亲近大自然。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题画(二首)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山路夕阳渔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