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阳台

宝山山顶结芙蓉,方士凌虚几御风。

日月光华含吐异,云萍踪迹往来空。

石盘草子粘深碧,土级苔花剥碎红。

侧近又将精舍展,蓬瀛有路直能通。

初阳台

《初阳台》是宋代董嗣杲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宝山山顶初升的阳光照耀下的景象,以及方士凌虚几中凭借风驾驭的仙风道骨。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初阳台

宝山山顶结芙蓉,

方士凌虚几御风。

日月光华含吐异,

云萍踪迹往来空。

石盘草子粘深碧,

土级苔花剥碎红。

侧近又将精舍展,

蓬瀛有路直能通。

中文译文:

初升的阳光照耀下,

宝山山顶盛开芙蓉。

方士站在凌虚几前,

驾驭风儿自由飘荡。

日月的光华散发异彩,

云和萍漂泊无踪迹。

石盘上的草子粘附着深翠,

土级上的苔花剥落成红色碎片。

靠近一看,展现出一座精舍的景象,

通向蓬瀛的路径直接畅通。

诗意和赏析:

《初阳台》以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山顶初升的阳光所带来的美景。诗人通过描绘芙蓉盛开、方士凌虚几御风等景象,传达出大自然的神奇与壮丽。阳光的光华和云萍的踪迹都是非常独特和奇异的,给人一种仙境般的感觉。

诗中的石盘、草子、土级和苔花等形象细致入微地描绘了山顶的景色。诗人通过描写石盘上的粘深碧、土级上的剥碎红苔花,展现出山顶幽静而古朴的氛围。这些细节描写使得读者仿佛置身于山顶,感受到了自然界的美妙和变幻。

诗的结尾提到"侧近又将精舍展,蓬瀛有路直能通",意味着山顶附近有一座精舍,通向蓬瀛的道路畅通无阻。这句话暗示出精舍的存在和通达灵境的可能性,给人一种超脱尘世的感觉。

《初阳台》以其细致入微的描写、奇幻的意象和超凡脱俗的情感,展现了董嗣杲独特的审美观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这首诗词唤起了读者对自然之美和灵性境界的向往,让人沉浸于崇高的山景和神秘的仙境之中。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初阳台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日月芙蓉踪迹往来精舍山顶能通光华方士御风石盘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