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屏山

南有屏山掩翠扉,齐云亭子漫寻基。

雨淋米老琴台字,火烈温公易卦碑。

回首金鱼谁抚槛,销魂白骨自污池。

春风不管游人老,愁落朝昏戌鼓悲。

南屏山

《南屏山》是宋代董嗣杲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南屏山的景色和其中的几个文化遗迹,同时融入了作者内心的愁思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南有屏山掩翠扉,

齐云亭子漫寻基。

雨淋米老琴台字,

火烈温公易卦碑。

回首金鱼谁抚槛,

销魂白骨自污池。

春风不管游人老,

愁落朝昏戌鼓悲。

译文:

南方有座屏山掩藏着青翠的门扉,

齐云亭子广阔,我漫无目的地寻找它的根基。

雨水淋湿了米老琴台上的字迹,

火焰熊熊燃烧着温公易卦的碑文。

回首望去,金鱼是谁在抚摸栏杆,

忧愁之情使得白骨自觉污浊池水。

春风不顾游人的年华已逝,

忧伤落下,朝与暮之间的戌时鼓声悲哀。

诗意和赏析:

《南屏山》以南屏山为背景,通过描绘山景和其中的文化遗迹,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转的感慨和内心的愁思。首句“南有屏山掩翠扉”,展现了山中幽静的景色,山门隐匿在翠绿之中,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第二句“齐云亭子漫寻基”,通过描绘亭子的广阔和作者漫无目的的寻觅,进一步增强了神秘感和迷茫感。

接下来的两句“雨淋米老琴台字,火烈温公易卦碑”描述了两个文化遗迹,表达了岁月的冲刷和文物的沧桑。雨淋湿了琴台上的字迹,火焰燃烧着温公易卦的碑文,暗示着时间的无情和历史的变迁。

后两句“回首金鱼谁抚槛,销魂白骨自污池。春风不管游人老,愁落朝昏戌鼓悲”突出了诗人内心的愁思。金鱼受困于池中,无人抚摸,白骨沉浸在污浊的池水中,象征着人物的悲哀和心灵的折磨。春风不顾游人的老去,忧伤随着朝昏之间戌时鼓声的敲击而落下,悲戚之情油然而生。

整首诗词以景写情,通过描绘山景和文化遗迹,抒发了作者内心的愁思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董嗣杲巧妙地运用意象和象征手法,使诗词充满了意境和情感,给人以深思和共鸣。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南屏山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春风回首游人销魂白骨火烈亭子金鱼琴台污池翠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