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泊烽火矶

野阴远阁雪风乾,向暮维舟水色寒。

火号荧荧今夜烛,因知江北报平安。

晚泊烽火矶

诗词:《晚泊烽火矶》

朝代:宋代

作者:董嗣杲

晚霞渐渐褪去,天色渐暗,我驾舟停泊在烽火矶边。寒风吹拂着野外的阴影,吹干了船上的湿气。水面上的波浪显得寒冷而凝重。远处的火光闪烁不定,照亮了这个夜晚。这个火光告诉我,江北的人们平安无事。

【译文】

晚霞渐渐褪去,天色渐暗,

我驾舟停泊在烽火矶边。

寒风吹拂着野外的阴影,

吹干了船上的湿气。

水面上的波浪显得寒冷而凝重。

远处的火光闪烁不定,

照亮了这个夜晚。

这个火光告诉我,

江北的人们平安无事。

【诗意和赏析】

《晚泊烽火矶》是宋代诗人董嗣杲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夜晚的景象,诗人停泊在烽火矶,远眺江北的火光,思绪万千。诗中运用了细腻的描写手法,通过描述晚霞褪去、天色渐暗,以及野阴、寒风、水色寒冷等意象,营造出一种静寂而凝重的氛围。

诗人通过观察远处的火光,得知江北的人们平安无事,表达了对家乡的牵挂和关切之情。火光在夜晚中熊熊燃烧,象征着人们的生活和希望,也代表着安定和平安。诗人通过火光的闪烁,将自己与江北的人们联系在一起,展现了对家乡的深深思念。

整首诗以忧国忧民之情为主题,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传递了诗人对家乡的关切和牵挂之情。董嗣杲巧妙地运用了景物的描写和寓意的象征,使诗歌更富有情感和意蕴。读者在欣赏这首诗时,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家乡的深情厚意,也能体味到那份思乡之情在夜晚的寂静中的回荡与回响。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晚泊烽火矶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报平安水色荧荧火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