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颛顼山人

浩气含真玉片辉,著书精义入玄微。

洛阳紫陌几曾醉,少室白云时一归。

松雪月高唯鹤宿,烟岚秋霁到人稀。

知君济世有长策,莫问沧浪隐钓矶。

作者简介(刘沧)

刘沧(约公元八六七年前后在世),字蕴灵,汶阳(今山东宁阳)人。生卒年均不详,比杜牧、许浑年辈略晚,约唐懿宗咸通中前后在世。体貌魁梧,尚气节,善饮酒,好谈古今,令人终日倾听不倦。公元854年(大中八年),刘沧与李频同榜登进士第。调华原尉,迁龙门令。沧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刘沧为公元854年(宣宗大中八年)进士。据 《唐才子传》,刘沧屡举进士不第,得第时已白发苍苍。

赠颛顼山人

中文译文:

赠给住在颛顼山的隐士

浩气中蕴含真玉的光辉,

著书的精义进入深奥微妙。

在洛阳的紫陌上几次陶醉,

偶尔回到少室的白云中。

松树下的雪和高悬的月亮唯有鹤在宿,

烟雾中的秋天霁后人稀。

我知道你有治理世界的长远计划,

不要问我沧浪隐士的渔钓之地。

诗意:

这首诗是刘沧(唐代文学家)向住在颛顼山的隐士赠送的一首诗。诗人赞美了隐士的高尚品格和学识深厚。他赞美隐士是一个有远大愿景和治理世界长远计划的人,不愿意被拘泥于尘世的纷扰。诗人表达了对隐士的钦佩和向往。

赏析:

这首诗以描写隐士的方式来表达对隐士的敬仰。诗中通过描绘隐士的高尚品行和学识渊博,展现了文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人通过运用自然景物描写来与隐士的生活方式作对比,以突出隐士的高风亮节。整首诗抒发了诗人对于纷繁尘世的厌倦和对于宁静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对隐士的人格和智慧表示了崇敬之情。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白云知君浩气长策著书精义少室济世玉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