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落无蝉在,又随林叶生。

不离荒苑处,偏感异乡情。

幽韵松风合,枵肠竹露清。

无端溪鸟逐,飞落地中行。

作者简介(徐照)

徐照(?~1211)南宋诗人。字道晖,一字灵晖,自号山民,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家境清寒,一生未仕,布衣终身,以诗游士大夫间,行迹扁及今湖南、江西、江苏、四川等地。宁宗嘉定四年卒。徐照是“永嘉四灵”之一,其诗宗姚合、贾岛,题材狭窄,刻意炼字炼句。他在《山中寄翁卷》中写道:“吟有好怀忘瘦苦”,可见苦吟情状。据叶适说,他是“四灵”中首先反对江西派而提倡晚唐诗的诗人。徐照有《促促词》,通过农民与小吏的劳逸悲欢对比来揭露社会不平,有张籍、王建乐府诗意味,被不少选本选录。但他主要写近体诗,五律尤多。徐照一生有三种爱好:嗜苦茗、游山水、喜吟咏。死后朋友出钱为他安葬。

《蝉》

叶落无蝉在,

又随林叶生。

不离荒苑处,

偏感异乡情。

幽韵松风合,

枵肠竹露清。

无端溪鸟逐,

飞落地中行。

中文译文:

秋叶落下,蝉鸣不在,

却随着树叶的生长再次回来。

它不离开荒芜的庭院,

却产生了对陌生土地的情感。

幽静的氛围与松树的风声交相辉映,

细腻的情感与竹林上的露水清新相融。

无缘无故溪边的鸟儿追逐,

飞落到地中行走。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徐照创作的,通过描绘蝉的生命和环境变迁,表达了一种对于陌生环境的思念和情感的感受。

诗的开头,蝉声不再,叶落下来,似乎蝉已经离开了。然而,随着新叶的生长,蝉又重新回到了林间。这种蝉的现象使诗人感受到一种异乡的情感,他在熟悉的庭院中却产生了对陌生土地的思念。

接下来的几句描述了环境中的氛围和情感的交融。松树的风声与幽静的氛围相互融合,竹林上的露水清新而细腻。这些描写增强了诗中的意境,使读者能够感受到清凉宁静的氛围,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细腻。

最后两句描述了溪边的鸟儿飞落到地上行走,似乎没有任何原因。这些画面描绘了一种无拘无束的自然景象,与诗中表达的异乡情感形成了对比。溪鸟随意飞落的行为也可以被视为诗人内心感受的一种象征。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陌生环境的思念和情感的感受。通过对蝉、树叶、松风、竹露和溪鸟的描写,诗人将自然景物与自己的内心情感相结合,给读者留下了清新、宁静而又略带忧伤的意境。这首诗以其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表达,向读者展示了徐照独特的感悟和情感世界。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蝉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落地异乡竹露幽韵荒苑处松风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