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曲歌辞·杨柳枝

凤楼高映绿阴阴,凝碧多含雨露深。

莫谓一枝柔软力,几曾牵破别离心。

馆娃宫畔响廊前,依托吴王养翠烟。

剑去国亡台榭毁,却随红树噪秋蝉。

浓低似中陶潜酒,软极如伤宋玉风。

多谢将军绕营种,翠中闲卓战旗红。

高僧爱惜遮江寺,游子伤残露野桥。

争似著行垂上苑,碧桃红杏对摇摇。

作者简介(齐己)

齐己

齐己(863年—937年)出家前俗名胡德生,晚年自号衡岳沙门,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人,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杂曲歌辞·杨柳枝

《杂曲歌辞·杨柳枝》是唐代诗人齐己创作的一首诗词。该诗描绘了杨柳枝婀娜多姿的形象,并通过对这一形象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离别之痛的感悟和思绪。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凤楼高映绿阴阴,

凝碧多含雨露深。

莫谓一枝柔软力,

几曾牵破别离心。

馆娃宫畔响廊前,

依托吴王养翠烟。

剑去国亡台榭毁,

却随红树噪秋蝉。

浓低似中陶潜酒,

软极如伤宋玉风。

多谢将军绕营种,

翠中闲卓战旗红。

高僧爱惜遮江寺,

游子伤残露野桥。

争似著行垂上苑,

碧桃红杏对摇摇。

诗意和赏析:

《杨柳枝》通过对杨柳的描绘,把杨柳比作情感细腻的女子,表达了诗人对离别之痛的体验与思绪。诗中的“莫谓一枝柔软力,几曾牵破别离心”表达了细腻如杨柳之性情,不容忽视。诗人通过将杨柳与吴王养翠的景色相连,更加强化了离别之情的表达。

诗人借杨柳之婉约柔美,以及红树声声秋鸣,寄托了他对于家国之痛的思索。他描述剑去国亡、台榭毁坏的景象,暗喻着战乱带来的破败与痛苦。诗人用陶潜酒和宋玉风作比,表达了自己的伤感和无奈。

最后几句中,将军绕营种内涵深邃,表达了对于将领英勇事迹的赞美,以及在残酷战争中能够保持纯洁心灵的景仰。诗人通过将高僧爱惜遮江寺与游子伤残露野桥相对照,表达了对上层社会对于宗教和信仰的极力保护,以及普通人民在战乱中所遭受的伤害和痛楚。

整首诗通过对杨柳的描绘和对离别之痛的思考,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和对于社会变迁的触动,以及对于人性、时代和命运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雨露凝碧馆娃离心宫畔柔软翠烟莫谓依托秋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