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太常尉迟博士阙下待漏

沈沈延阁抱丹墀,松色苔花颢露滋。

爽气晓来青玉甃,薰风宿在翠花旗。

方瞻御陌三条广,犹觉仙门一刻迟。

此地含香从白首,冯唐何事怨明时。

作者简介(杨巨源)

唐代诗人。字景山,后改名巨济。河中(治所今山西永济)人。贞元五年(789)进士。初为张弘靖从事,由秘书郎擢太常博士,迁虞部员外郎。出为凤翔少尹,复召授国子司业。长庆四年(824),辞官退休,执政请以为河中少尹,食其禄终身。关于杨巨源生年,据方崧卿《韩集举正》考订。韩愈《送杨少尹序》作于长庆四年(824),序中述及杨有“年满七十”、“去归其乡”语。由此推断,杨当生于755年,卒年不详。

同太常尉迟博士阙下待漏

同太常尉迟博士阙下待漏【博士】,

沈沈延阁抱丹墀【延阁】,

松色苔花颢露滋【苔花】。

爽气晓来青玉甃【晓来】,

薰风宿在翠花旗【宿在】。

方瞻御陌三条广【三条广】,

犹觉仙门一刻迟【仙门】。

此地含香从白首【含香】,

冯唐何事怨明时【冯唐】。

中文译文:

和太常博士尉迟阙下等待清晨【博士】,

紧闭的朝廷抱着宝座【延阁】,

松树的颜色和青苔花朵正茂盛地沾着露水【苔花】。

清爽的气息在黎明时分降临,打破了寂静的青石地【晓来】,

和煦的微风在翠花的旗帜上停歇【宿在】。

俯瞰皇宫大道,三条宽广的街道【三条广】,

依然感觉仙门的时间稍许拖延【仙门】。

这里充满着馨香,从白发的头顶蔓延【含香】,

冯唐,你为何对现实的时光怨恨【冯唐】?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文人在太常尉迟博士的待漏场景中的感受和思考。他观察着宫廷的建筑和宫墙上的青苔,感受着清晨的清新气息,以及微风在花旗上留下的痕迹。他也看到了皇宫大道的宏伟和仙门的延迟。

从最后两句可以看出,诗人通过景物的描写,隐晦地表达了自己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时光的怨恨。这可以理解为对社会现状的批判,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思考。

赏析:

这首诗以景物描写为主,通过描绘宫廷的细节,展示了唐代宫廷生活的一些特征和气息。其中关于苔花、露水、青石地等描写更是具有意境和美感。

诗中稍微隐晦的批判和思考给人以启迪,让读者有更多的空间去思考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现实的理解。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命运转变的反思,也可以与现代人对时间和社会的思考产生共鸣。整体上,这首诗给人以深思和留白的感觉。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此地白首青玉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