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徐榷院唐佐见寄七首

白云古树杪,下有山人家。

与君曾读易,探索入圣涯,盘桓坐白石,汲泉烧鼎茶。

至今山中儿,羡我两客嘉。

客去不复来,屋上凝朝霞。

有时抚孤琴,猿鹤听无哗。

何当赋招隐,共驾青牛车。

作者简介(何梦桂)

何梦桂

淳安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度宗咸淳中前后在世。咸淳元年,(公元一二六五年)进士,为太常博士,历监察御史官,大理寺卿。引疾去,筑室小酉源。元至元中,屡召不起,终于家。梦桂精于易,著有易衍及中庸,致用。

和徐榷院唐佐见寄七首

诗词:《和徐榷院唐佐见寄七首》

作者:何梦桂(宋代)

白云古树杪,下有山人家。

与君曾读易,探索入圣涯,

盘桓坐白石,汲泉烧鼎茶。

至今山中儿,羡我两客嘉。

客去不复来,屋上凝朝霞。

有时抚孤琴,猿鹤听无哗。

何当赋招隐,共驾青牛车。

中文译文:

白云漂浮在古老的高树之巅,山下有一个山人的家。

我与你曾一同研读易经,追求进入圣人的境地,

我们曾在白石上坐着,汲取山泉,烧制茶汤。

至今,山中的人们仍羡慕我们这两位客人。

客人已经离去,不再归来,我的房屋上凝结着朝霞。

有时候我抚摸孤独的琴弦,猿猴和仙鹤静静地聆听。

何时才能写下招隐之作,共同驾驭青牛车呢?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山中山人的生活,表达了对清净宁静生活的向往和珍视。诗中以白云、古树、山人家、白石、泉水、茶汤等景物作为背景,展示了山中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与友共读易经,探索圣人境地,表达了作者对学问与智慧的追求。诗人感慨客人离去,令人唏嘘,同时描绘了屋顶上凝结的朝霞,以及他独自抚琴、猿猴和仙鹤静静聆听的情景,展示了他在山中过着宁静自在的生活。最后,诗人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期待与友人共同驾驭青牛车,过上隐逸的生活。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山中生活的美好和诗人内心的追求。通过对山水、友情、学问和隐逸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与人文的热爱,并展示了诗人对清净宁静生活的向往。整首诗情感平和,意境深远,给人以宁静、回味的感觉,使人心生向往山中隐逸生活的情愫。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和徐榷院唐佐见寄七首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人家白石青牛朝霞古树盘桓猿鹤孤琴探索无哗客去圣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