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林寄别修睦上人

行心乞得见秋风,双履难留去住踪。

红叶正多离社客,白云无限向嵩峰。

囊中自欠诗千首,身外谁知事几重。

此别不能为后约,年华相似逼衰容。

作者简介(齐己)

齐己

齐己(863年—937年)出家前俗名胡德生,晚年自号衡岳沙门,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人,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东林寄别修睦上人

《东林寄别修睦上人》是唐代诗人齐己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离别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他对诗创作的渴望和对时光流逝的忧虑。

行心乞得见秋风,

双履难留去住踪。

红叶正多离社客,

白云无限向嵩峰。

囊中自欠诗千首,

身外谁知事几重。

此别不能为后约,

年华相似逼衰容。

中文译文:

心中期盼着享受秋风的拂拭,

却难以留下脚印。

红叶飘落,社会繁忙,离别的客人很多,

白云朵朵,向着嵩山峰峦拓展无限。

背篓里却缺少了千首诗,

除了自己,又有谁能了解其中几多辛酸?

这次的离别不能再给个约定,

光阴如梭,岁月使容颜感到衰老。

诗意和赏析:

《东林寄别修睦上人》是一首离别诗。诗中通过描绘秋风、红叶、白云和嵩山等景象,表达了诗人即将离别的情感。诗人感慨时光流逝,自己的年华逼近衰老,同时也表达了对诗创作和人生意义的思考。

诗中的“行心乞得见秋风”一句,表达了诗人以心愿期盼,渴望能够享受秋风的真实感受。然而,“双履难留去住踪”,却暗示着人们在时光中无法留下痕迹。

红叶和离别的客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红叶的飘落象征着岁月不饶人,而社会的繁忙则拉开了友人离别的序幕。

白云飘荡向嵩山峰峦之上,形成了无限的美丽景象。白云的自由自在描绘了诗人的希望和憧憬。

诗中的“囊中自欠诗千首”一句,表明诗人渴望创作更多的诗篇,但此刻却无法满足自己的渴望。

“身外谁知事几重”,诗人深感自己的努力和辛酸并不为外人所知,他们只看到了表面的事物,而不了解其中的内涵。

最后两句“此别不能为后约,年华相似逼衰容”,表达出诗人的离别之情和对时光流逝的忧虑。诗人明白再怎么约定,终究是无法避免分离,而年华的逼近也使得诗人的容颜感到衰老。

整首诗情感真挚,描绘了离别之时的忧伤与对人生意义的思考。通过描绘生活中的景物,诗人展现了自己的情感世界,同时对读者提出了关于时光和人生意义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不能红叶白云秋风衰容年华相似嵩峰社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