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雪窦杖锡七首·踟蹰岭

石路崔嵬云上头,北云南雪此鸿沟。

谁人题作踟蹰岭,不到山心不当游。

作者简介(陈著)

陈著

(一二一四~一二九七),字谦之,一字子微,号本堂,晚年号嵩溪遗耄,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寄籍奉化。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调监饶州商税。景定元年(一二六○),为白鹭书院山长,知安福县。

游雪窦杖锡七首·踟蹰岭

《游雪窦杖锡七首·踟蹰岭》是宋代诗人陈著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石路崔嵬云上头,

北云南雪此鸿沟。

谁人题作踟蹰岭,

不到山心不当游。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幅雄伟壮丽的山水景色。首句以石路高耸崔嵬,云彩飘浮在头顶上,给人以宏伟的气势感。接着,描绘了北方云彩和南方的雪景相连成一道深深的鸿沟,形成了壮丽的景观。

第三句是关键句,直接提到了“踟蹰岭”。这里的“踟蹰”意味着犹豫、徘徊,岭即山脉。诗人以岭作为诗题,表达了他对于这座山的特殊情感和思考。

最后一句“不到山心不当游”表达了诗人的决心和渴望。诗人认为,只有真正到达山的心灵深处,才能真正欣赏到山的美妙之处,才能真正体验到游山的乐趣。这句话也可以理解为对于人生的思考,意味着只有真正经历和探索,才能领略到生命的真谛和价值。

这首诗词通过山水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景观的赞美和对于人生意义的思考。同时,通过“踟蹰岭”的题材,传达了诗人对于探索和冒险精神的推崇。整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和深入的思考,给人以启迪和思索的空间。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游雪窦杖锡七首·踟蹰岭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不到不当石路鸿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