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二十一首)

吾爱闵仲叔,幽居翳茅茨。

应辟思济世,利禄岂其私。

进当致尧舜,退则老蒿藜。

焉能犬马豢,以为天下嗤。

作者简介(刘基)

刘基

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温,谥曰文成,元末明初杰出的军事谋略家、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明朝开国元勋,汉族,浙江文成南田(原属青田)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刘基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中国民间广泛流传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的说法。他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刘伯温是中国古代的一位传奇人物,至今在中国大陆、港澳台乃至东南亚、日韩等地仍有广泛深厚的民间影响力。

咏史(二十一首)

《咏史(二十一首)》是明代诗人刘基的作品。这首诗词通过抒发作者对闵仲叔的钦佩之情,表达了为国家和民众谋福利的追求,并批判了为个人私利而放弃责任的行为。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咏史(二十一首)》中文译文:

我喜爱闵仲叔,

隐居在草茅之下。

他应该被征召来治理世事,

而不是追求个人利禄。

如果进取,就要效法尧舜,

如果退隐,就要像老蒿藜一样。

怎么能够养狗驯马,

被天下人所嘲笑呢?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闵仲叔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这位杰出人物的赞扬和敬仰之情。闵仲叔被描述为一个隐居在草茅之下的人,他的修养和品格让人肃然起敬。诗人认为,闵仲叔应该被征召出来治理国家大事,而不是追求个人的私利。作者呼唤闵仲叔应该效法古代传世的圣人舜、尧,为天下人谋福利。如果他选择退隐,那么就应该像老蒿藜一样,用晚年的岁月继续为国家和社会尽力。诗人批判了那些只顾个人私利,而对国家民众漠不关心的行为,认为这样的人只会招来人们的嘲笑和唾弃。

这首诗词展现了作者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刘基通过赞美闵仲叔,表达了自己对道德高尚、忠诚为民的人格追求的认同。他对个人私利的批判体现了对社会责任的重视,强调了为国家和民众谋福利的重要性。整首诗以简练的词句表达了作者的观点和情感,富有启示性和警示性。

这首诗词也是明代文人士人格追求的写照。明代是一个国家兴衰的时期,很多文人都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他们希望借助自己的才华和智慧,为国家和社会作出贡献。刘基的这首诗词正是对这种追求的表达和呼唤,激励了当时文人士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也为后人树立了榜样。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咏史(二十一首)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以为天下吾爱焉能利禄进当蒿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