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韬光庵与沈千秋分韵作

转径白云近,回风清磬残。

霜花欺客眼,江雁怯秋翰。

片石泉声细,千峰日影寒。

烟深鸟不语,归路已漫漫。

游韬光庵与沈千秋分韵作

《游韬光庵与沈千秋分韵作》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周文。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转径白云近,

回风清磬残。

霜花欺客眼,

江雁怯秋翰。

片石泉声细,

千峰日影寒。

烟深鸟不语,

归路已漫漫。

译文:

环绕迂回白云近,

迴旋的风吹拂下清晰的磬声残留。

霜花欺骗着游客的双眼,

江中的雁儿畏惧着秋天的文墨。

青石上泉水的声音微细,

千峰间阳光的影子寒冷。

烟雾深处鸟儿静默无声,

回归的路途已经漫长无尽。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游览“韬光庵”与朋友沈千秋一起游览的情景。诗中描绘了环境的变化和心境的感受。白云缭绕,风吹拂下留下了清晰的磬声,给人一种宁静和安详的感觉。然而,霜花欺骗着游客的眼睛,江中的雁儿也害怕秋天的到来,这暗示了事物的表象并不总是真实的,人们需要保持警醒和警觉。诗中还描绘了山间的景色,片石上细流的声音和山峰间寒冷的日影,给人一种幽静而凄凉的感觉。最后两句表达了烟雾弥漫的深处鸟儿的静默和回归的路途已经漫长无尽的感受,给人一种思虑和寂寥的情感。

赏析:

这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描写细腻的景物和微妙的情感变化,展示了作者对自然的感受和人生的思考。诗中运用了对比和意象的手法,通过白云、风、霜花、江雁、片石、千峰等形象,传达了一种静谧、寂寥的情感氛围。同时,诗中也蕴含了对现实的觉醒和思考,提醒人们要保持警惕,不被表面的事物所迷惑。整首诗以景物的描绘为主线,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含蓄的情感表达,使读者产生共鸣,引发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这种韵律优美、意境深远的诗意,使得这首诗词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和思考价值。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游韬光庵与沈千秋分韵作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白云漫漫不语回风归路霜花欺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