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园中清暑(二首)

青山地僻车马稀,十载倦游歌《式微》。

傍溪卜筑面流水,拂石展簟消炎晖。

老翁过从就蔬食,幼女补缀成絺衣。

西亭去家苦不远,日暮共逐渔樵归。

¤

夏日园中清暑(二首)

《夏日园中清暑(二首)》

青山地僻车马稀,

十载倦游歌《式微》。

傍溪卜筑面流水,

拂石展簟消炎晖。

老翁过从就蔬食,

幼女补缀成絺衣。

西亭去家苦不远,

日暮共逐渔樵归。

这首诗词是明代吴志淳创作的,描述了夏日园中的清凉景象。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偏僻的青山上车马稀少,

十年来旅游疲倦,唱着《式微》。

靠近溪边建造茅屋,面前流淌着清澈的溪水,

扫去石头上的尘土,展开竹席遮蔽炎热的阳光。

老人过来一起素食,

年幼的女孩补修着粗布衣服。

西亭离家虽然有些艰辛,但并不远,

日暮时一起追随渔民和樵夫回家。

诗意:

这首诗词以描绘夏日园中的清凉景象为主题,表达了一种远离尘嚣、寻找宁静和自然之美的意境。诗人通过描绘青山偏僻、车马稀少的环境,以及自己十年来旅游疲倦的心情,展示了对宁静和简朴生活的向往。他选择在溪边建造茅屋,靠近流水,利用石头展开竹席,遮蔽炎热的阳光,创造一个清凉宜人的环境。老人选择素食,年幼的女孩补修粗布衣服,强调了简朴生活的态度和追求。尽管离家的西亭有些辛苦,但并不遥远,他们在日暮时一起追随渔民和樵夫归家,展现了一种和谐与归属感。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示了诗人对宁静、清凉和简朴生活的追求。青山、溪水、石头、竹席等元素,营造出一幅清新凉爽的画面,给人以舒适和宁静的感觉。诗人借夏日的清凉,表达了对烦恼和疲倦生活的厌倦,以及对自然和简朴生活的向往。老人过来就蔬食,年幼的女孩补修粗布衣服,展示了一种追求简朴、自给自足的生活态度。诗人通过描述日暮时一起追随渔民和樵夫回家,表达了归属感和对家庭温暖的渴望。整首诗词情感平和,语言简练,意境清新,给人以宁静和愉悦之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夏日园中清暑(二首)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日暮老翁渔樵不远车马幼女补缀絺衣蔬食石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