蝗飞高

战上尸上虫,虫老生翅翼。

目怒体甲硬,岂非怨飞激。

栉栉辫方来,横遮遍天黑。

戍妇闻我言,色变气咽逆。

良人近战死,尸骸委砂砾。

昨夜魂梦归,白骑晓无迹。

因知天中蝗,乃是尸上物。

仰面久迎视,低头泪双滴。

呼儿勿杀害,解系从所适。

蝗乎若有知,飞入妾心臆。

作者简介(徐照)

徐照(?~1211)南宋诗人。字道晖,一字灵晖,自号山民,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家境清寒,一生未仕,布衣终身,以诗游士大夫间,行迹扁及今湖南、江西、江苏、四川等地。宁宗嘉定四年卒。徐照是“永嘉四灵”之一,其诗宗姚合、贾岛,题材狭窄,刻意炼字炼句。他在《山中寄翁卷》中写道:“吟有好怀忘瘦苦”,可见苦吟情状。据叶适说,他是“四灵”中首先反对江西派而提倡晚唐诗的诗人。徐照有《促促词》,通过农民与小吏的劳逸悲欢对比来揭露社会不平,有张籍、王建乐府诗意味,被不少选本选录。但他主要写近体诗,五律尤多。徐照一生有三种爱好:嗜苦茗、游山水、喜吟咏。死后朋友出钱为他安葬。

蝗飞高

《蝗飞高》是宋代徐照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蝗虫飞翔得很高,

它们在战场、尸体和虫子之上。

虫子长大了翅膀,

难道不是因为愤怒驱使而飞翔吗?

它们密密麻麻地排列在一起,

遮蔽了整个天空而显得黑暗。

在边塞的妇女听到我的话时,

脸色变了,气息窒息。

我的丈夫在战斗中即将丧生,

尸体被埋在沙砾之间。

昨夜,我的灵魂回到了梦中,

黎明时分,白骑士却没有痕迹。

我终于明白了,

天空中的蝗虫原来是那些尸体的化身。

我抬头久久凝视着它们,

低头时,双眼泪水滴落。

呼唤孩子们,不要杀害它们,

解开束缚,让它们自由飞翔。

蝗虫啊,如果你能知道,

请飞进我的内心。

诗意:

《蝗飞高》以蝗虫为象征,描绘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难和痛苦。诗中通过蝗虫在战场、尸体和虫子之上飞翔的形象,表达了战争使人们生离死别、家破人亡的悲伤。诗人借助蝗虫的形象,表达了对战争的愤怒和对战争受害者的同情。

赏析:

《蝗飞高》通过蝗虫的形象,以细腻而悲凉的笔触描绘了战争的残酷和人们的痛苦。诗中的蝗虫象征着战争的恶劣环境和无情杀戮,它们在战斗、尸体和虫子之上飞翔,表现出一种愤怒和不安。诗人通过描写战争中的妇女、丈夫的牺牲和自己内心的挣扎,深情地表达了对战争的痛恨和对生活的无奈。

诗中的形象描写生动而细腻,语言简洁而富有力量。诗人通过对蝗虫的描绘,将战争的残酷和人们的痛苦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愤怒和悲伤。整首诗以诗人的独特视角展现了战争的丑陋和人性的脆弱,引人深思。

《蝗飞高》以其独特的诗意和深刻的表达方式,让人们对战争的残酷和人类命运的脆弱有了更深的思考,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和社会意义。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蝗飞高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老生天黑栉栉翅翼怒体辫方戍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