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子瞻病中游虎跑泉僧舍二首

扫地开门松桧香,僧家长夏亦清凉。

公庭多事久来厌,净处安眠计甚长。

修竹填窗藤簟绿,白莲当户石盆方。

香厨晚饭红粳熟,忽忆烹鸡田舍尝。

涧谷新晴草木香,野情萧散自生凉。

雨添山色翠将溜,日转松阴晚更长。

病客独来唯有睡,游僧相见亦它方。

还家烦热都消尽,不信医王与药尝。

作者简介(苏辙)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次韵子瞻病中游虎跑泉僧舍二首

《次韵子瞻病中游虎跑泉僧舍二首》是苏辙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扫地开门松桧香,

清理庭院,打开门扉,松树和柏树散发着香气,

僧家长夏亦清凉。

在僧舍里,即使是炎热的夏季也感到凉爽宜人。

公庭多事久来厌,

官府的繁琐事务长久以来使人感到厌倦,

净处安眠计甚长。

只有在僧舍里才能享受到宁静的睡眠,时间仿佛过得很慢。

修竹填窗藤簟绿,

修剪整齐的竹子装饰着窗户,藤帘上覆盖着翠绿的蔓藤,

白莲当户石盆方。

白色的莲花盛开在门前的石盆中。

香厨晚饭红粳熟,

香气飘溢的厨房里,晚餐上摆满了熟透的红米饭,

忽忆烹鸡田舍尝。

突然想起过去在乡野田舍尝过的烹鸡美味。

涧谷新晴草木香,

溪谷中新晴的天空,草木散发着芬芳的香气,

野情萧散自生凉。

大自然的景色和气息使人感到凉爽宜人。

雨添山色翠将溜,

雨水增添了山色的翠绿,仿佛要溜走一般,

日转松阴晚更长。

太阳转动时,松树的阴影变得更加长久。

病客独来唯有睡,

身患疾病的客人独自前来,唯一能做的就是入眠,

游僧相见亦它方。

即使遇到其他游僧,也只能保持疏离的态度。

还家烦热都消尽,

回到家中,烦闷和炎热都消散殆尽,

不信医王与药尝。

不再依赖医生和药物。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僧舍中的宁静和清凉,以及与繁琐事务和疾病的对比。通过对自然景色和家庭回归的描绘,表达了对宁静和舒适生活的向往。诗中以清新的语言描绘了清凉的夏季景色和僧舍的宁静环境,同时也透露出作者对现实生活的厌倦和对简单乡村生活的向往。整首诗以自然景色和家居生活为主题,抒发了对清凉宁静的追求和对忙碌烦闷的厌倦,展现了苏辙对自然与内心安宁的向往。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次韵子瞻病中游虎跑泉僧舍二首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开门当户多事公庭清凉田舍家长安眠净处填窗石盆方香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