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司马光)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伫月亭
《伫月亭》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司马光。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夜晚的景象。下面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
灯火动渔矶,
湖边过鸟稀。
孤蟾久未上,
五马不成归。
长啸风生座,
高吟露满衣。
闲情无日厌,
岸帻对清辉。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夜晚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思考。
诗意:
诗的开头描述了灯火在渔矶上摇曳,湖边鸟儿稀少。接着,诗人提到孤独的蟾蜍已经很久没有上来了,五匹马也没有归来。这些描写传达了一种寂寞和孤独的氛围。
然后,诗人长啸,风吹动他的座位,他高吟着诗歌,露水满布他的衣袖。这里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激情和豪情壮志。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闲情逸致,他对这美丽的夜晚充满了无尽的喜爱和欣赏。他戴着斗笠,对着明亮的月光,静静地欣赏着这美丽的景色。
赏析:
《伫月亭》通过对夜晚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思考。诗中的孤独和寂寞意象,以及诗人的豪情壮志和对美的欣赏,都给人一种深沉而富有情感的感觉。
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思考。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展示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给读者带来了一种静谧而深沉的美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