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花(睢阳途中小雨见桃李盛开作以下奉使途中作)

壮岁嬉游,乐事几经,青门紫陌芳春。

未见廉纤,膏雨浥花尘。

濯锦宝丝增艳,洗妆玉颊尤新。

向韶光浓处,点染芳菲,总是东君。

苏州老子,经雨南园,为谁一扫花林。

谁信道、佳声著处,肌润香匀。

晓试何郎汤饼,暮留巫女行云。

寄言游子,也须留眄,小驻蹄轮。

作者简介(葛立方)

葛立方

葛立方(?~1164), 南宋诗论家、词人。字常之,自号懒真子。丹阳(今属江苏)人,后定居湖州吴兴(今浙江湖州)。

雨中花(睢阳途中小雨见桃李盛开作以下奉使途中作)

《雨中花(睢阳途中小雨见桃李盛开作以下奉使途中作)》是宋代葛立方创作的一首诗词。诗人描绘了自己在睢阳途中遇到的一场小雨中盛开的桃李花景,表达了对春天美好景色的赞美和对逝去时光的怀念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

壮岁嬉游,乐事几经,

青门紫陌芳春。

未见廉纤,膏雨浥花尘。

濯锦宝丝增艳,洗妆玉颊尤新。

向韶光浓处,点染芳菲,总是东君。

苏州老子,经雨南园,

为谁一扫花林。

谁信道、佳声著处,肌润香匀。

晓试何郎汤饼,暮留巫女行云。

寄言游子,也须留眄,小驻蹄轮。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描绘春天的花景为主题,通过描写蓬勃盛开的桃李花朵,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和逝去时光的怀念之情。

诗的开篇,诗人描述了自己年轻时的欢乐和游玩的经历,回忆起青春时光的美好。接着,诗人描绘了雨中盛开的桃李花,表现出春天的生机和活力。诗人用“未见廉纤,膏雨浥花尘”来形容花朵被雨水滋润得更加鲜艳。他还用“濯锦宝丝增艳,洗妆玉颊尤新”来比喻花朵被雨水洗净后更加美丽。诗人将这些美景归功于“东君”,暗示着春天的到来与东方之神相关。

接下来,诗人提到了苏州的南园,表示自己经过这个地方时被花林的美景所震撼。他说:“为谁一扫花林”,表达了对美景的赞叹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最后,诗人寄语游子,希望他们能够珍惜眼前的美景和时光,停下脚步,沉浸其中。

整首诗词以描绘春天花景为主线,通过对花朵的描绘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逝去时光的留恋之情。诗词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美景,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芳菲未见紫陌东君韶光洗妆乐事几经壮岁廉纤芳春玉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