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上构小山咏怀

玉立出岩石,风清曲□□。

偶成聊近意,静对想凝神。

牛渚中流月,兰亭上道春。

古来心可见,寂寞为斯人。

作者简介(羊士谔)

羊士谔

羊士谔(约762~819),泰山(今山东泰安)人。贞元元年礼部侍郎鲍防下进士。顺宗时,累至宣歙巡官,为王叔文所恶,贬汀州宁化尉。元和初,宰相李吉甫知奖,擢为监察御史,掌制诰。後以与窦群、吕温等诬论宰执,出为资州刺史。士谔工诗,妙造梁《选》,作皆典重。与韩梓材同在越州,亦以文翰称。著集有《墨池编》、《晁公武郡斋读书志》。

池上构小山咏怀

《池上构小山咏怀》是唐代羊士谔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我对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玉立出岩石,风清曲渚间。

偶成聊近意,静对想凝神。

牛渚中流月,兰亭上道春。

古来心可见,寂寞为斯人。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池塘旁小山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思绪和情感。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观,表达了对时间流转和生命的感慨,以及对寂寞和心灵的思考。

赏析:

诗词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描绘池塘旁小山的画面,展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感叹。"玉立出岩石"描绘了山峰挺拔高耸的形象,暗示了山体的壮丽与雄伟。"风清曲渚间"则表达了山与水之间的和谐氛围。接下来的两句"偶成聊近意,静对想凝神",表达了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产生的思考与感悟,他通过和自然的对话,静心沉思,感受内心的宁静与凝聚。

诗中提到了两个地名,"牛渚"和"兰亭",这些地名在唐代文学中有着特殊的意义。"牛渚中流月"表达了诗人对月光在牛渚上流动的景象的观察,增添了一丝诗意和浪漫的氛围。"兰亭上道春"则指的是兰亭集会上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兰亭集会是一场盛大的文人雅集,充满了文化和艺术的氛围,这句表达了诗人对文化和艺术的向往和追求。

最后两句"古来心可见,寂寞为斯人"表达了诗人对内心寂寞和孤独的感受。通过观察自然景物,诗人深入思考自己的内心世界,认识到人类内心的孤独是历来存在的。这种对寂寞的思考和感慨,使得诗人的心境更加深沉和凝重。

整首诗词以自然景物为基础,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思考,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思索。同时,通过地名的引用和对历史文化的暗示,增添了诗词的文化内涵和意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斯人可见牛渚古来凝神岩石偶成玉立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