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遇乐(再和)

天上人间,这般光景,管无风雨。

绣户珠帘,锦坊花巷,戏队将嫫母。

月扇团圆,星球灿烂,路遍市三街五。

升平事,牙旗铁马,且还旧家藩府。

三陲见说,凯歌频奏,渐次不烦鼙鼓。

双凤云间,六鳌尘外,想见都人欢舞。

火城春近,金莲地币,消夜果边曾语。

如今但,梅花纸帐,睡魔欠补。

元宵宰执赐消夜果。

作者简介(吴潜)

吴潜

吴潜(1195—1262) 字毅夫,号履斋,宣州宁国(今属安徽)人。宁宗嘉定十年(1217)举进士第一,授承事郎,迁江东安抚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为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封崇国公。次年罢相,开庆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为左丞相,封庆国公,后改许国公。被贾似道等人排挤,罢相,谪建昌军,徙潮州、循州。与姜夔、吴文英等交往,但词风却更近于辛弃疾。其词多抒发济时忧国的抱负与报国无门的悲愤。格调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斋遗集》,词集有《履斋诗余》。

永遇乐(再和)

诗词:《永遇乐(再和)》

朝代:宋代

作者:吴潜

天上人间,这般光景,

管无风雨。

绣户珠帘,锦坊花巷,

戏队将嫫母。

月扇团圆,星球灿烂,

路遍市三街五。

升平事,牙旗铁马,

且还旧家藩府。

三陲见说,凯歌频奏,

渐次不烦鼙鼓。

双凤云间,六鳌尘外,

想见都人欢舞。

火城春近,金莲地币,

消夜果边曾语。

如今但,梅花纸帐,

睡魔欠补。

元宵宰执赐消夜果。

中文译文:

天上人间,这样的景象,

无关风雨。

绣帘珠户,锦坊花巷,

戏班将军母。

月亮团圆,星球闪耀,

道路遍布市区。

平安事,象牙旗帜,铁马奔腾,

还有旧家庭府邸。

三边传言,胜利的歌声频繁响起,

逐渐不再需要鼙鼓的喧嚣。

双凤在云间,六鳌在尘土之外,

想象着都市的人们欢舞。

火城即将迎来春天,金莲地币,

消夜果旁曾有言语。

如今只有,梅花纸帐,

睡魔还未补足。

元宵节宰执赐予消夜果。

诗意和赏析:

《永遇乐(再和)》是吴潜的作品,描绘了一副繁荣昌盛、安定祥和的景象。诗人通过描绘天上人间的美好景色,表达了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和憧憬。

诗中描绘了细致的景物,如绣户珠帘、锦坊花巷等,展现了富丽堂皇的环境。月亮团圆、星球灿烂的描绘,强调了繁华璀璨的景象。戏班将军母、牙旗铁马等描写,暗示着社会的繁荣和人们的安居乐业。

诗人提到了消夜果和元宵节,这些都是寓意着节庆和喜庆的符号,进一步强调了诗中描绘的欢乐氛围。

整首诗以轻快明快的语言描绘了欢乐的场景,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愿。通过反复使用形容词和形容性词语,诗人创造了生动的形象,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这种繁荣景象的喜悦和愉悦。

总体而言,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充满欢乐和和平的世界,通过生动的描写和形象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愿。读者在阅读时可以感受到一种轻松愉悦的情绪,体会到诗人对美好未来的期许。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光景珠帘灿烂铁马风雨升平绣户团圆星球戏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