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

青铜昏水面,乌帽裹山头。

风涛如此,天公作意巧相留。

常记垂虹晚渡,卧看菰蒲烟雨,屈指十三秋。

恍若华胥梦,无语下西楼。

翠翻空,寒入座,不禁愁。

五弦弹尽,隐隐天末暮虹收。

欲伴渔翁钓艇,欸乃一声江上,寒碧点轻鸥。

无人阻归兴,真欲迈长洲。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是宋代葛郯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青铜昏水面,

乌帽裹山头。

风涛如此,

天公作意巧相留。

常记垂虹晚渡,

卧看菰蒲烟雨,

屈指十三秋。

恍若华胥梦,

无语下西楼。

翠翻空,

寒入座,

不禁愁。

五弦弹尽,

隐隐天末暮虹收。

欲伴渔翁钓艇,

欸乃一声江上,

寒碧点轻鸥。

无人阻归兴,

真欲迈长洲。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诗人的情感为主题。诗中通过描绘昏暗的水面和被乌帽遮掩的山头,表现出一种静谧、幽深的意境。风涛翻滚,仿佛是上天有意巧妙地让它们停留在这里。

诗人常常回忆起那个夕阳下的垂虹、躺下观赏菰蒲间的烟雨,数着指头,已经过去了十三个秋天。这样的情景让他感觉仿佛置身于华胥之地的梦境中,无语地站在西楼下。

青山翠绿,空旷而寒冷,不禁让人感到愁绪。五弦琴弹完了,暮色中天边的彩虹渐渐消散。诗人渴望与渔翁一起垂钓船上,唤起江上的一声寒碧点轻鸥。

没有人阻挡他返乡的兴致,他真的想踏上长洲的陆地。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以及对时光流转和情感变迁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思考和情感体验。同时,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使读者沉浸其中,感受到了诗人的情感与意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水面烟雨无语天公山头西楼屈指作意垂虹青铜菰蒲恍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