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用前韵

詹下飞云若可呼,树头岩影暗浮图。

不知人世路多少,只见前山似覆盂。

作者简介(李弥逊)

李弥逊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再用前韵

《再用前韵》是宋代诗人李弥逊的作品。这首诗以景物描写为主,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传达出一种深邃的诗意。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詹下飞云若可呼,

树头岩影暗浮图。

不知人世路多少,

只见前山似覆盂。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自然景观为题材,展现了山水之美和人世间的无常。诗人描绘了山下飘动的云彩,仿佛可以呼唤它们,同时描述了树梢上岩石的倒影,暗示了景色的变幻和幻化。

诗的前两句"詹下飞云若可呼,树头岩影暗浮图"通过动词的运用,将云彩和岩影与人的感知进行了联接,给人以亲近自然的感觉。这种描写方式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自然景观的真实与美妙。

接下来的两句"不知人世路多少,只见前山似覆盂"则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未知。诗人借用山的形象来喻示人生的道路,表达了他对人生的迷茫和困惑。"前山似覆盂"形象地描绘了前方山势如同覆碗,给人以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也暗示了人生中未知的前方。

《再用前韵》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传达了一种超越个体的哲思和对人生的思考。它让读者感受到自然的壮丽和人生的无常,引发人们对生命意义和人世间的思索。这首诗以简洁而深远的语言,将自然景物与人生哲理融为一体,展现了宋代诗歌的魅力和内涵。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再用前韵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不知只见覆盂人世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