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苏阮二公晚春游西溪二首

力破愁城觅醉乡,苏凫阮屐共行藏。

解吟疏影思和靖,忍见夭红似洛阳。

禅客缓催梅子熟,骚人正咏牡丹芳。

酬花但促传杯手,冰炭君休置我肠。

作者简介(李弥逊)

李弥逊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同苏阮二公晚春游西溪二首

诗词:《同苏阮二公晚春游西溪二首》

中文译文:

力破愁城觅醉乡,

苏凫阮屐共行藏。

解吟疏影思和靖,

忍见夭红似洛阳。

禅客缓催梅子熟,

骚人正咏牡丹芳。

酬花但促传杯手,

冰炭君休置我肠。

诗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弥逊的作品,他以写景抒怀的手法,描绘了在晚春时节与苏凫和阮屐两位文友一同游览西溪的场景。诗中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景色的赞美与追求,以及对友谊和人生的思考。

赏析:

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愉悦和喜悦的追求。首句“力破愁城觅醉乡”中的“愁城”可以理解为内心的烦恼和忧愁,而“觅醉乡”则象征着追求快乐和逃离现实的心愿。接着,“苏凫阮屐共行藏”描绘了诗人与文友们一同旅行的情景,彰显了友情和共同的心境。诗中的“夭红似洛阳”则是对美丽景物的形容,通过与洛阳牡丹的对比,强调了春天的盛景和花朵的绚烂。

诗的后半部分以禅客和骚人为形象,表现了不同的心境和追求。禅客追求宁静和悠闲,而诗中的“缓催梅子熟”则描绘了他悠闲地等待梅子成熟的情景。骚人则以牡丹为题材,表达了对美的赞美和歌颂。最后两句“酬花但促传杯手,冰炭君休置我肠”表达了诗人对美酒和快乐的向往,但也暗示了诗人对友谊和情感的珍视,希望友谊能够长存。

整首诗以描绘春景和友情为主线,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内心情感的抒发,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和真挚情感的追求,同时也展示了对友情和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同苏阮二公晚春游西溪二首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骚人梅子醉乡禅客传杯破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