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书斋偶成五首

清氛远俗推兰友,直节过人见竹君。

慰我山城长寂寞,相期高卧敬亭云。

作者简介(李弥逊)

李弥逊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春日书斋偶成五首

《春日书斋偶成五首》是宋代诗人李弥逊创作的一组诗歌作品。这组诗描绘了一个春日午后,李弥逊在他的书斋里偶然间创作的五首诗。以下是这组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第一首:

清氛远俗推兰友,

直节过人见竹君。

慰我山城长寂寞,

相期高卧敬亭云。

诗词以一种清新宁静的氛围开始,描述了李弥逊远离尘嚣,与纯洁的兰花为伴的情景。诗中出现了竹子的形象,竹子象征着正直的品质和高洁的人格。接着,诗人表达了对自己所处的山城长期的孤寂感到慰藉,并期待与敬亭山上的云相会。

第二首:

衣香萦竹韵残诗,

幽径微风卷翠丝。

独抱幽根无限意,

栖心高处梦云时。

这首诗以诗人在书斋中的情景为背景,描述了衣香绕竹的景象,微风吹动着翠绿的竹叶。诗人表达了自己抱有无尽情怀的心境,心灵栖息在高处,如同在梦中的云彩中。

第三首:

似梦似幻逍遥地,

一轮孤月照幽篁。

疏花乱蝶随人去,

独自倚栏看落霜。

这首诗以一种梦幻般的氛围描绘了诗人逍遥自在的心境。孤独的月亮照耀着幽深的竹林。疏疏落落的花朵和飞舞的蝴蝶随着行人离去,而诗人独自倚在栏杆上观赏着秋天的落叶。

第四首:

山寺晓钟和煦风,

静庐无语坐阶中。

白云归去无穷意,

青鸟飞来有所逢。

这首诗描绘了清晨的山寺,悠扬的钟声和温暖的微风。诗人静静地坐在书斋的阶梯上,静谧的氛围中无言。白云飘散而去,没有尽头的意象,而青鸟飞来,仿佛有某种契合。

第五首:

雨后花落乱红稀,

几番寒暑又何时?

却愁江树千年恨,

不见君王到日西。

这首诗以雨后花落的景象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光阴易逝的感慨。诗人忧虑着江树无数年来的悲愤,却再也没有见到君王的到来,日暮西山。

总的来说,这组诗词展示了李弥逊在书斋中所感所思,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境的构建,表达了对自然、情感和人生命运的思考和感慨。诗人以清新的笔触描绘了清幽的山林、纯洁的花草和高洁的竹子,传达了远离尘嚣的向往和对高尚品质的追求。诗中的孤独和寂寞情绪与自然景物的描绘相互映衬,强调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追求高远的精神境界。整组诗词以细腻的意象和感人的情感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富有哲理的春日书斋,使人们在阅读中感受到一种超越尘世的宁静与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春日书斋偶成五首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过人相期推兰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