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陈君实先生二首

阅世端如木偶人,不须离妄始逢真。

功深夜鼎三时火,候转秋河万里银。

可笑侏儒空饱粟,犹怜痀偻解凝神。

它时应见鞭鸾凤,老去浮藜不夜辰。

作者简介(李弥逊)

李弥逊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次韵陈君实先生二首

《次韵陈君实先生二首》是宋代李弥逊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阅世端如木偶人,

阅世的经历就像木偶一样,

不须离妄始逢真。

不必离开虚幻的世界才能遇见真实。

功深夜鼎三时火,

辛勤努力像夜间熬煮的炉火一样深沉,

候转秋河万里银。

等待的时光像秋河的转变,闪烁着万里银光。

可笑侏儒空饱粟,

可笑的是那些矮小的人自满于饱食细粮,

犹怜痀偻解凝神。

我仍然怜悯那些身形佝偻、精神呆滞的人。

它时应见鞭鸾凤,

到了那个时候,应该会看到凤凰和鸾鸟才对等,

老去浮藜不夜辰。

但随着岁月的流逝,虚浮的事物不能永远持续。

这首诗词以对比的手法揭示了一些观点。诗人通过比喻和对立,表达了对世俗之事的嘲讽和对真实之境的追求。诗中通过描绘木偶、离妄、夜鼎、秋河、侏儒、痀偻、鞭鸾凤和浮藜等形象,表达了对世俗追逐、空虚荣华和肤浅名利的批判。诗人希望人们能够超越虚幻的世界,追求真实和高尚的境界。

这首诗词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例如对比、象征、比喻等,使诗意更加深刻。通过对人生和世俗的反思,诗人呼唤人们要有真实的眼界,超越功利和浮华的追求,追寻内心的凝聚和升华。诗词表达了对于真实与虚幻、功利与高尚的思考,具有深远的意义。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次韵陈君实先生二首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不须凝神可笑侏儒阅世端木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