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独步长桥上

独步长桥上,今夕是中秋。

群黎怪我何事,流转古儋州。

风定潮平如练,云散月明如昼,孤兴在扁舟。

笑尽一杯酒,水调杂蛮讴。

少年场,金兰契,尽白头。

相望万里,悲我已是十年流。

晚遇玉霄仙子,授我王屋奇书,归路指蓬邱。

不用乘风御,八极可神游。

作者简介(李光)

李光

李光(1078年12月16日[1] —1159年4月22日),字泰发,一作字泰定,号转物老人。越州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词人,南宋四名臣之一,唐汝阳王李琎之后。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进士,调知开化县,移知常熟县。累官至参知政事,因与秦桧不合,出知绍兴府,改提举洞霄宫。绍兴十一年(1141年),贬藤州安置,后更贬至昌化军。秦桧死,内迁郴州。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复左朝奉大夫。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致仕,行至江州卒,年八十二。宋孝宗即位后,赠资政殿学士,赐谥庄简。有前后集三十卷,已佚。又有《椒亭小集》、《庄简集》等。

水调歌头·独步长桥上

《水调歌头·独步长桥上》是宋代诗人李光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独步长桥上,今夕是中秋。

我独自一人走在长桥上,此刻正值中秋之夜。

群黎怪我何事,流转古儋州。

百姓们都惊讶我为何独自行走,我正在游历古老的儋州。

风定潮平如练,云散月明如昼,孤兴在扁舟。

风停浪平如同练锻,云散月明犹如白昼,我孤身坐在小舟上。

笑尽一杯酒,水调杂蛮讴。

喝光一杯酒,唱起杂而美妙的蛮族歌曲。

少年场,金兰契,尽白头。

年少时的情景,金兰之情,直至白发苍苍。

相望万里,悲我已是十年流。

与你相望千里之外,我已流浪十年,感到悲伤。

晚遇玉霄仙子,授我王屋奇书,归路指蓬邱。

在傍晚邂逅了仙子玉霄,她赠予我一本神奇的书籍,指引我回到蓬邱之路。

不用乘风御,八极可神游。

无需借助风力,我可以自由地游历八方。

这首诗词《水调歌头·独步长桥上》表达了诗人李光孤独游历的心情和仙境般的奇遇。诗中描述了诗人独自行走在长桥上,观赏中秋之夜的美景,百姓们对他的行为感到困惑。诗人描绘了风停浪平、云散月明的景象,表达了他内心的宁静与孤独。他喝光一杯酒,唱起了杂而美妙的蛮族歌曲,回忆起年少时的情景。诗人感叹自己已经流浪十年之久,与远方的人相望却无法相聚,感到悲伤。然而,在傍晚遇见了仙子玉霄,她授予他一本神奇的书籍,指引他回到蓬邱的路上。诗人表达出自己可以自由游历八方的心境,不需要依靠风力。整首诗词充满了诗人对自由、奇遇和追求的向往。

这首诗词以流畅的语言和深邃的意境展现了诗人的情感和思想。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诗人内心的独白,诗词中透露出对自由、追求和奇遇的向往。同时,诗人的孤独和流浪也为读者带来一种思考和共鸣,引发对人生意义和追求的思考。整首诗词以其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给人以深刻的感受和美的享受。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水调歌头·独步长桥上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月明何事扁舟云散独步长桥流转如昼孤兴笑尽群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