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原西避暑寄吟友

热烟疏竹古原西,日日乘凉此杖藜。

闲处雨声随霹雳,旱田人望隔虹霓。

蝉依独树干吟苦,鸟忆平川渴过齐。

别有相招好泉石,瑞花瑶草尽堪携。

作者简介(齐己)

齐己

齐己(863年—937年)出家前俗名胡德生,晚年自号衡岳沙门,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人,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夏日原西避暑寄吟友

夏日原西避暑寄吟友:

热烟疏竹古原西,

日日乘凉此杖藜。

闲处雨声随霹雳,

旱田人望隔虹霓。

蝉依独树干吟苦,

鸟忆平川渴过齐。

别有相招好泉石,

瑞花瑶草尽堪携。

中文译文:

夏日,在原西避暑给吟友写信:

热烟缭绕,竹木稀疏,有一片古老的原野向西延伸,

每天都乘凉,我拄着拐杖来到这里。

在安静的地方,雨声伴随着雷霆,

旱田上的人们眺望着隔着彩虹。

蝉儿依附在孤独的树干上苦苦吟唱,

鸟儿想起他们曾经口渴时经历的平川。

这里有一处宜人的泉石,另有五色的花草,尽可带去,携带领略。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夏日避暑时的情景。诗中的“热烟疏竹古原西”描绘了夏日的酷热天气以及草木不浓密的古原风景。作者每天都带着拐杖到此地乘凉,以逃避酷暑。诗中提到的闲处雨声随雷声和旱田上的人们眺望彩虹,表达了作者欣赏大自然的态度。

接下来的两句“蝉依独树干吟苦,鸟忆平川渴过齐”则展现了动物们在夏日里的苦楚。蝉儿在孤独的树干上唱出苦苦的歌声,而鸟儿则回忆起它们在平原上口渴的经历。

最后两句“别有相招好泉石,瑞花瑶草尽堪携”表达了在这个避暑之地有许多美丽的景色,如泉水和鲜花,足以带走,带着欣赏。这些景色给予作者一种愉悦和心灵的享受。

整篇诗表达了作者在夏日避暑的地方所体验到的感受,以及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诗中清新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夏日的闷热以及避暑胜地的美丽。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霹雳杖藜雨声日日闲处旱田泉石吟苦乘凉树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