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旸叔用寒字韵作诗见贻复次韵答之

世德兰金久未寒,交怀倾盖有如山。

天衢尚敛抟风翼,泽国难留隐雾斑。

夜棹月溪成莫逆,春舆莲社访无还。

逢场戏事多应暇,诗酒频过陋巷颜。

作者简介(李弥逊)

李弥逊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邵旸叔用寒字韵作诗见贻复次韵答之

《邵旸叔用寒字韵作诗见贻复次韵答之》是宋代李弥逊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世德兰金久未寒,

交怀倾盖有如山。

天衢尚敛抟风翼,

泽国难留隐雾斑。

夜棹月溪成莫逆,

春舆莲社访无还。

逢场戏事多应暇,

诗酒频过陋巷颜。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友人邵旸叔的赞赏和回应。诗中通过运用以“寒”字韵为主题,描绘了世间德行和美德如同春日花草一样持久不变,而交心倾诉的情谊则像山川一样广袤。天空中的道路收拢着微风的翅膀,美好的国家难以留住瑰丽的云雾。在夜晚划船的月光下,相遇的人们成为了命中注定的伙伴;春天的马车去拜访花会,却再也无法回来。在各种场合和戏剧中,事情总是多而琐碎,但是诗和酒常常能够带来闲适和欢乐,就像穿过简陋的巷子一样。

赏析:

这首诗词以“寒”字韵作为基调,通过对寒字意象的运用,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敬意和情感。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物和人物活动来展示友谊的珍贵和诗酒的快乐。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将世间德行的长久和交心倾诉的深厚情谊与短暂的场合和琐事相对比,强调了诗和酒的愉悦和解脱。整首诗词意境清新,语言简练,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故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情感和对生活的热爱。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邵旸叔用寒字韵作诗见贻复次韵答之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如山天衢莫逆交怀